* 新闻详情- */>
四年制琼剧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戏曲表演 (141000)
二、入学要求
初中应届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学制四年
四、职业面向
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主要面向文化艺术行业企事业单位(演艺团体),培养从事琼剧表演等工作,具备琼剧表演岗位综合职业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掌握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能力,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在琼剧表演产业生产、台湾宾果、管理一线工作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技能人才。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戏曲基本功底和较高文化理论知识的复合型琼剧职业人才,以促进琼剧更好地传承、创新和发展
培养规格:
(一)职业素养
5.1.1、热爱祖国,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台湾宾果台湾宾果,为人民台湾宾果。
5.1.2.具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乐于奉献,勇于创新。
5.1.3.具备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拓展知识。
5.1.4.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5.1.5.具有正确的文艺观和审美观,能够在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陶冶情操,提高素养。
5.1.6.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基本的就业和创业知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本专业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特别突出以下知识、技能、态度和基本工作经验的培养:
5.2.1掌握琼剧表演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基础理论知识
5.2.2具备较扎实的戏曲表演专业基本功。
5.2.3具备运用唱、念、做、打等艺术手段,塑造角色、表演剧目的舞台表现能力。
5.2.4掌握必须的戏曲文学、音乐、舞美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5.2.5具备初步的艺术审美和戏曲鉴赏能力
专业技能方向——琼剧表演
5.2.6了解琼剧艺术表演特点,掌握琼剧唱念等基本技能。
5.2.7掌握琼剧板腔、锣鼓经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并能运用于舞台表演中。
5.2.8能表演一定数量的琼剧剧目。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
公共基础课,中职阶段课程设置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和公共选修课。
专业技能课包括专业核心课、专业(技能)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含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一)公共基础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 | 学时 |
1 | 职业生涯规划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学大纲》,使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做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 36 |
2 | 公共艺术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大纲》,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 36 |
3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道德教学大纲》,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使学生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树立法制观念,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 36 |
4 | 经济政治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教学大纲》开设,并与专业实际和行业发展密切结合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劳动观,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 36 |
5 | 心理健康教育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学大纲》,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 36 |
6 | 哲学与人生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增强自信自强的意识,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 36 |
7 | 语文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提高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 288 |
8 | 计算机应用基础 |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色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学生掌握基本计算机操作规则,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和实际操作应用能力。 | 36 |
(二)专业技能课
1、专业核心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学时 |
1 | 腰腿 | 了解要腿功的基本要领和作用,掌握踢、抬、偏、跨等动作,训练腰腿的软开度,掌握飞脚、旋子、扫堂等技巧,为舞台剧目表演打下基础 | 648 |
2 | 身段 | 了解手眼身法步的基本知识和作用,掌握台步、圆场、云手、山膀、水袖等基本身段,结合行当学习,为舞台剧目表演打下基础 | 432 |
3 | 把子 | 掌握舞台表演刀、枪、棍、剑等各种器械的基本套式,了解各路套式的要领和作用;能将基本套式和不同行当角色的扮演融合在一起 | 360 |
4 | 毯子 | 了解毯子功的基本要领和作用,掌握翻、滚、跌、扑各门筋斗技巧,如拿顶、下腰、虎跳、毽子、小翻等,能将所学技巧运用在舞台剧目表演中 | 468 |
5 | 声训 | 通过戏曲声训课程,了解发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力求使基本训练与艺术实践相结合,重点在于歌唱能力的培养。 | 360 |
6 | 视唱练耳 | 本课程为专业理论课程之一,要求使学生具有视谱即唱的能力,并能达到音准、节奏准确。有系统的逐步发展音乐的听觉,积累音乐语言,培养学生听音记谱的能力和听记歌曲的能力。 | 90 |
7 | 化妆 | 了解基本的戏曲妆容,掌握基本的戏曲舞台妆容画法以及发行梳理等。 | 36 |
2、专业(技能)方向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琼剧唱念 | 掌握所学行当唱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正确运用咬字、气息、发声、行腔等要素,表演一定数量的琼剧唱段和念白,为舞台剧目表演打下基础 | 144 |
2 | 琼剧板腔 | 了解琼剧板腔的基础知识,功能作用及不同特性,初步掌握常用的板腔体和准确的语音发音,为舞台剧目表演打下基础 | 90 |
3 | 海南语音 | 了解海南语音的基本知识,掌握准确的海南方言拼读方法,以及古文,白话文海南话的不同念法。 | 90 |
4 | 琼剧剧目 | 掌握琼剧剧目表演的基础知识,基本程式和方法,综合运用各项基本功,塑造人物形象,表演故事内容,较好掌握一定数量的琼剧剧目 | 648 |
5 | 排练课 | 掌握琼剧剧目表演的基础知识,基本程式和方法,综合运用各项基本功,塑造人物形象,表演故事内容。并掌握一定的编创技巧。 | 252 |
6 | 综合实训 | 是指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进行的综合性实训课程。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剧目表演以及节目编排等。是学生在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前非常重要的环节。 | 50 |
7 | 顶岗实习 | 顶岗实习是指学生到戏曲表演相关单位对应岗位进行综合性实训实习,是学生就业前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内容是见习观摩、实习演出、社会台湾宾果等,由学校和实习单位共同组织实施。通过实习,使学生了解戏曲表演行业一线创作、演出和人文环境 ,能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节能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具备戏曲表演的职业实践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增强就业能力。 | 540 |
3、专业选修课
序号 | 课程名称 | 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 参考学时 |
1 | 乐理 | 本课程是专业理论课程之一,要求学生掌握简谱乐理的基础知识,为学习戏曲演唱视谱、戏曲欣赏等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 72 |
2 | 表演理论与创作技巧 | 了解戏曲表演基本表演程式,以及了解戏曲创作的步骤和技巧 | 讲座 |
3 | 中国戏曲简史和艺术基础理论 | 了解中国戏曲发展历程和脉络,掌握基本的艺术理论基础知识。 | 讲座 |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基本要求
每学年为48周,其中教学时间为36周(含复习考试、社会实践等),累计假期12周,周学时为38学时,顶岗实习按每周38小时安排(1小时折1学时),4年总学时数为4910。
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总学时的1/3,允许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范围内适当调整,但需保证学生修完必修的内容和学时。
专业技能课学时约占总学时2/3,在确保学生实习总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集中安排实习时间。
(三)教学安排
课程 | 序 | 课程代码 | 课程 | 总 | 每学年每学期每周的分配 | 备注 |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第四学年 | ||||||||||||
一学期 | 二学期 | 一学期 | 二学期 | 一学期 | 二学期 | 一学期 | 二学期 | ||||||||
每 周 学 时 表 | |||||||||||||||
公 | 必 | 1 | WH113 | 职业生涯规划 | 36 | 2 | |||||||||
2 | WH121 | 公共艺术 | 36 | 2 | |||||||||||
3 | WH110 | 职业道德与法律 | 36 | 2 | |||||||||||
4 | WH109 | 经济政治 | 36 | 2 | |||||||||||
5 | WH108 | 心理健康 | |||||||||||||
6 | WH122 | 哲学与人生 | 36 | 2 | |||||||||||
7 | WH101 | 语文 | 288 | 4 | 4 | 4 | 4 | ||||||||
8 | WH111 | 计算机基础应用 | 36 | 2 | |||||||||||
选修课 | 小计 | ||||||||||||||
公共课小计 | 504 | 8 | 8 | 6 | 6 | 0 | 0 | ||||||||
专 | 专 | 1 | QJ114 | 腰腿功 | 648 | 6 | 6 | 6 | 6 | 6 | 6 | ||||
2 | QJ115 | 身段 | 432 | 4 | 4 | 4 | 4 | 4 | 4 | ||||||
3 | QJ116 | 毯子功 | 468 | 6 | 4 | 4 | 4 | 4 | 4 | ||||||
4 | QJ117 | 把子功 | 360 | 4 | 4 | 4 | 4 | 4 | |||||||
5 | QJ118 | 声训 | 432 | 4 | 4 | 4 | 4 | 4 | 4 | ||||||
6 | QJ119 | 视唱练耳 | 144 | 2 | 2 | 2 | 2 | ||||||||
7 | QJ120 | 化妆 | 36 | 2 | |||||||||||
专业 | 1 | QJ121 | 唱念 | 144 | 4 | 4 | |||||||||
2 | QJ122 | 琼剧板腔 | 144 | 2 | 2 | 2 | 2 | ||||||||
3 | QJ123 | 海南语音 | 36 | 2 | |||||||||||
4 | QJ124 | 剧目 | 648 | 6 | 6 | 6 | 8 | 10 | |||||||
5 | QJ125 | 排练课 | 252 | 4 | 4 | 10 | |||||||||
专业选修课 | QJ126 | 乐理 | 72 | 2 | 2 | ||||||||||
QJ127 | 表演理论与创作技巧 | 不定期安排晚上进行 | 讲座 | ||||||||||||
QJ128 | 中国戏曲简史和 | 讲座 | |||||||||||||
QJ129 | 综合实训 | 在校期间共50节 | |||||||||||||
QJ130 | 顶岗实习 | 540 | 30 | ||||||||||||
专业技能课小计 | 4406 | 30 | 30 | 32 | 32 | 36 | 36 | 20 | |||||||
每周总学时数 | 38 | 38 | 36 | 38 | 36 | 36 | 20 | 30 | |||||||
每学期总学时数 | 684 | 684 | 648 | 684 | 648 | 648 | 360 | 540 | |||||||
修业总学时数 | 4910 | ||||||||||||||
注:
1、公共基础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一栏没有课可以删掉,公共必修课根据公共教研室统一安排。 | |||||||||||||||
八、实施保障
(一)教师队伍
8.1.1.本专业专任专业教师与在籍学生之比为1:5;专任专业教师高级职称为9%;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2%,其中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所占比例为70%。
8.1.2.“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总数的20%,3年以上专任专业教师符合“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的《海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证书目录(试行)》的通知”文件规定的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职称要求,获得四级演员证书。
8.1.3. 专业教师应认真践行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台湾宾果官网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正确教育思想,全面履行教师职责,关心爱护学生,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能适应现代艺术职业教育教学要求,根据课程要求适度开展信息化教学,积极参加教研、教学改革、教学和技能竞赛等活动,完成教师业务培训和专业实践任务,终身学习,开拓创新。兼职教师须经过教学能力专项培训和考核,每学期承担不少于16学时的教学任务。
8.1.4.教师要适应“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要求,充分利用各种优质的信息化学习资源,根据传统艺术传承发展的特点,适当选择数字化学习平台、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方式与手段,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8.1.5.专任专业教师90%为戏曲表演及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或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资格证书,具备中级及以上本专业技术职务所要求的业务能力,取得戏曲类中级及以上职业(专业资格证书),具有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配套校内实训实习室,校外实训基地。
8.2.1校内实训室及主要设施设备和数量要求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主要工具和设施设备 | |||
名称 | 数量 | 设备数量 | 使用方向 | ||
1 | 剧目实训室 | 电教设备 地毯 把杆 空调 | 18间 | 18套 | 剧目课教学 |
2 | 毯技实训室 | 电教设备 地毯 毯技课教具 空调 | 4间 | 4套 | 毯技课教学 |
3 | 实训大剧场 | 灯光音响设备 LED屏 地毯 空调 | 1间 | 1套 | 综合实训 |
4 | 小型音乐厅 | 乐器 空调 座椅 | 1间 | 1套 | 综合实训 |
5 | 实训排练场 | 电教设备 地毯 把杆 空调 | 36间 | 36套 | 综合实训 |
8.2.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包括琼剧院、团、群艺馆等多个校企合作实训基地。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具备实训场地,设备配置应能满足理实一体化课程的现场教学和实训项目的开展,能使学生有机会深入企业一线、解企业实际、体验台湾宾果,参与更多的实践。
(三)教学资源
基功课选用教材为戏曲院校教学内容为基础的富有本地方戏曲特色的校本戏曲形体、基功、毯技教材。剧目课程教材主要以校本教材为主,另选其他剧种优秀剧目进行移植改编后进行教学。
图书文献配备: 校图书馆及教研室配备有各类美术、音乐、舞蹈参考资料。
数字资源配备: 每个课程的教师均配备了整套课程的图片、课件、视屏等教学资源,并且随着知识的更新,不断调整加减数字化资源内容使之更丰富完善。
(四)教学方法
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根据学生入学年龄偏小,文化基础薄弱的实际情况,应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前提下,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即为学生的专业学习台湾宾果,又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专业特点,努力进行教学改革,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行程。
2、专业技能课
专业技能课,推行以演带教,努力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要在加强专业基础教学的同时,强化对职业岗位技能的训练,根据戏曲表演专业特点,加强教师的专业示范和个别指导,注重因材施教,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步增长,确保专业教学既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又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学习评价
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制定适应戏曲表演专业特点的评价办法,实行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 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评价实行校内外评价相结合,由实践单位与学校专业教师共同评价;公共基础课实行教师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掌握,更要关注学生运用知识以及在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行程。
学生所修课程均需要进行考核,考核分为考试和考察。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学习考核为合格性考试,40%为考试成绩,60%考核成绩。专业技能学习成绩表现在成果记录,主要反映学生在校期间专业技能掌握情况和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记录学生校内实训情况、顶岗实习情况、专业课程考证情况、参与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表现、创造发明、专利等。在此过程中引入社会评价,记录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获得的与专业技能学习相关的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等。
其次,《学生手册》还对考试对象、考试时间、考试成绩评定、考试学期等具体实践环节作了细化设计。
(六) 质量管理
要在总结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专业教学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根据戏曲专业和学生年龄特点,要加强专业教学的安全保护措施,建立教学过程管理的有效机制,研究对集体、小组和个别课等不同课堂形式的管理办法,确保课堂技能训练的合理密度和强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要研究制定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更加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从实际出发,改进戏曲表演专业教学的评价机制,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九、毕业要求
学生思想品德经鉴定符合要求;完成各教育教学环节、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格;获得顶岗实习合格证明,方能毕业。
十、附录
无
上一篇: 六年制琼剧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篇: 三年制琼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